网站首页 > 史家经典 > 贞观政要 正文

太宗初践阼,即于正殿之左置弘文馆,精选天下文儒,令以本官兼署学士,给以五品珍膳,更日宿直,以听朝之隙引入内殿,讨论坟典,商略政事,或至夜分乃罢。又诏勋贤三品以上子孙为弘文学生。
贞观二年,诏停周公为先圣,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,稽式旧典,以仲尼为先圣,颜子为先师,两边俎豆干戚之容,始备于兹矣。是岁大收天下儒士,赐帛给传,令诣京师,擢以不次,布在廊庙者甚众。学生通一大经以上,咸得署吏。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,国子、太学、四门、广文亦增置生员,其书、算各置博士、学生,以备众艺。太宗又数幸国学,令祭酒、司业、博士讲论,毕,各赐以束帛。四方儒生负书而至者,盖以千数。俄而吐蕃及高昌、高丽、新罗等诸夷酋长,亦遣子弟请入于学。于是国学之内,鼓箧升讲筵者,几至万人,儒学之兴,古昔未有也。
贞观十四年诏曰:“梁皇侃、褚仲都,周熊安生、沈重,陈沈文阿、周弘正、张讥,隋何妥、刘炫,并前代名儒,经术可纪,加以所在学徒,多行其讲疏,宜加优赏,以劝后生,可访其子孙见在者,录姓名奏闻。”二十一年诏曰:“左丘明、卜子夏、公羊高、谷梁赤、伏胜、高堂生、戴圣、毛苌、孔安国、刘向、郑众、杜子春、马融、卢植、郑玄、服虔、何休、王肃、王弼、杜预、范宁等二十有一人,并用其书,垂于国胄,既行其道,理合褒崇。自今有事于太学,可并配享尼父庙堂。”其尊儒重道如此。
贞观二年,太宗谓侍臣曰:“为政之要,惟在得人。用非其才,必难致治。今所任用,必须以德行、学识为本。”谏议大夫王珪曰:“人臣若无学业,不能识前言往行,岂堪大任?汉昭帝时,有人诈称卫太子,聚观者数万人,众皆致惑。隽不疑断以蒯聩之事。昭帝曰:‘公卿大臣,当用经术明于古义者,此则固非刀笔俗吏所可比拟。’”上曰:“信如卿言。”
贞观四年,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,文字讹谬,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。及功毕,复诏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集诸儒重加详议。时诸儒传习师说,舛谬已久,皆共非之,异端蜂起。而师古辄引晋、宋以来古本,随方晓答,援据详明,皆出其意表,诸儒莫不叹服。太宗称善者久之,赐帛五百匹,加授通直散骑常侍,颁其所定书于天下,令学者习焉。太宗又以文学多门,章句繁杂,诏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,撰定五经疏义,凡一百八十卷,名曰《五经正义》,付国学施行。
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曰:“夫人虽禀定性,必须博学以成其道,亦犹蜃性含水,待月光而水垂;木性怀火,待燧动而焰发;人性含灵,待学成而为美。是以苏秦刺股,董生垂帷。不勤道艺,则其名不立。”文本对曰:“夫人性相近,情则迁移,必须以学饬情,以成其性。《礼》云:‘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学不知道。’所以古人勤于学问,谓之懿德。”
- 上一篇: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六·论贪鄙》
- 下一篇: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七·论文史》

猜你喜欢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》序言及目录一览表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十·论慎终》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十·论灾祥》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十·论畋猎》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十·论行幸》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九·论安边》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九·论贡赋》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八·辨兴亡》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八·论贡赋》
- 2024-10-25 吴兢《贞观政要卷八·论赦令》
- 01-19《千字文》拼音版
- 12-23《三国志·卷十三·魏书十三·钟繇华歆王朗传》
- 12-23《三国志·卷十·魏书十·荀彧荀攸贾诩传》
- 12-23陈寿《三国志》
- 12-02小学语文部编版1-6年级,必背古诗75首+译文
- 12-02国学共读(个人及企业)
- 12-02沉浸研学
- 12-02老子道德经
- 615℃《论语》20篇一览表
- 429℃常璩《华阳国志》
- 228℃国学&博物馆研学活动方案介绍
- 187℃国学共读(个人及企业)
- 175℃《史记》五帝本季第一
- 170℃《为政篇22》子曰: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
- 163℃司马迁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- 161℃《大学》拼音版
- 615℃《论语》20篇一览表
- 62℃《红楼梦》120回一览表
- 52℃游学国子监与孔庙活动顺利举行
- 60℃《尚书》目录一览表
- 76℃吴兢《贞观政要》序言及目录一览表
- 116℃《诗经》305篇一览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