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【文莲国学】
推广经典,思辨知行

网站首页 > 中华典籍 > 诸子百家 > 四书 > 论语 正文

《八佾篇22》子曰:管仲之器小哉!或曰:管仲俭乎?曰:管氏有三归,官事不摄,焉得俭?然则管仲知礼乎?曰: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;邦君为两君之好,有反坫。管氏亦有反坫,管氏而知礼,孰不知礼?

wlgx 2024-11-08 08:19:03 论语 25 ℃

【1、原文】


子曰:管仲之器小哉!或曰:管仲俭乎?曰:管氏有三归,官事不摄,焉得俭?然则管仲知礼乎?曰: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;邦君为两君之好,有反坫。管氏亦有反坫,管氏而知礼,孰不知礼?


【2、译文】

孔子说:管仲的器量太小啦!有人问:管仲节俭吗?孔子说:管仲有三处豪华的府邸,下属从不兼职,怎么能称得上节俭呢?那么管仲懂礼仪吗?孔子说:国君在宫门前立了影壁,管仲也在家门口立了影壁;国君为两国交好,宴请别国君主时,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,管仲宴客也有这样的土台。如果说管仲知礼,那还有谁不知礼呢?


【3、注释】

1、管仲:(前719-前645年),姬姓,管氏,名夷吾,字仲,谥敬,春秋时期法家人物。被称为管子、管夷吾、管敬仲,汉族,名夷吾,齐桓公时宰相,辅助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。

2、三归:三处豪华的府邸。

3、摄:兼任。

4、树:树立。

5、塞门:古代立在大门囗一道短墙,以区别内外,相当于屏风、照壁等。

6、反坫(diàn):古代君主招待别的国君时,设立的献酒后放置空杯子的土台。


【4、思考】

大家思考下,一个人知书达理,有素养,是和地位身份有关系吗?


【5、提示】

建议围绕身边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的事情思考,学以致用,务实为主。







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